当前位置:水东芥菜社会为何部分香港学生对国家有那么多误解?
为何部分香港学生对国家有那么多误解?
2024-09-26

原标题:为何部分香港学生对国家有那么多误解?港区人大代表黄玉山解读

核心提示:

1、讲“爱国者治港”讲得多了,大家也就慢慢逐步接受了。国家、地区的管制机构,不是由爱这个国家来的人来治理,那由谁来治理呢?所以从正本清源把理念做好,落实“一国两制”,经过大家的努力,传媒的努力,教育的努力,能够慢慢改变。特别在教育上还是要采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有耐心的态度来改变。

2、为什么有一部分年轻学生有那么多误解,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呢?是因为有的地方我们没有把他教育好。还有外面的原因,因为香港是很复杂的社会,很多外国的势力来香港活动,各种影响也令我们的年轻人对问题的认识没那么清楚。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确有深层次的矛盾,除了贫富悬殊之外,还有房屋的问题。这些深层次矛盾,需要政府要去解决。

3、香港的教育改革如何起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提倡我们中小学基础教育、德育跟品德教育;第二点,师资的培养,要让老师也懂得,怎么样去教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符合“一国两制”下的发展。第三点,加强科学教育,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有科学精神。

4、香港已经经历过很大的变化,现在继续完善选举的制度,希望能够使香港的选举、民主的进展能够更加均衡参与,更加实事求是。不纯粹是说只有一人一票的这种民主最理想、最好,其他都不是民主。香港的民主的进展应该有香港的方式,或者香港的特色。

凤凰网香港號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我是陈笺。两会在北京落幕,全国人大通过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为香港重新出发奠定了法理上的基础。那接下来我相信怎样让港人从心理上实现“二次回归”,将是香港能否再次腾飞的关键所在。

有观点认为香港前年出现的社会问题,是因为教育的错失所导致。那么,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去改变呢?相关的话题,今天节目时间陈笺请到的是刚刚开完两会回到香港的全国人大港区代表团副团长、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教授,一起来聊一聊。

香港教育错失,改革要注重三点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黄校长,您好!您刚从北京开完两会回到香港。我们看到全国人大通过了《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为香港再出发奠定了法理基础。我们看到前年在香港发生的“黑暴事件”,打破了香港作为一个法治社会的形象,影响了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不少年轻人成了迷途羔羊。有观点认为这是香港教育错失所导致,您认为呢?

黄玉山:最近以来这几年来,香港的社会出现了很多动乱,很多乱象,有不少人说这是教育的失败或者教育的原因,我想这不完全是教育的问题,但是教育的确占很大的因素,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跟教育有关系。我们发觉年轻人主要是对社会不满,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也不了解,做出了很多错事、傻事。我们现在痛定思痛、正本清源,希望能够看看教育应该怎么去发展。其实除了教育以外还有很多因素,但是我们现在主要先讲教育。

教育在20年前,在董建华先生当特首时,他非常重视,所以提出教育改革。当时教育改革也是做得相当全面的,是不错的。他改革是不只看教育的制度,而且对课程的发展、教材师资培养、大学收生的制度、考试的制度,可以说全方位都做到了。当时提出要4个关键项目,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阅读,资讯科技,专题研究,还要注意德育,这个很好。

但是现在最近很多人讨论教育,对通识教育科目有很大的意见,这个也是真的,因为通识教育原来的本意不是这样。因为我们学生很早分流,在中学有文科生、理科生。当时是希望通识教育能够有一个机会,让读文科学生有多一些机会接触理科,读理科的学生有一些机会接受人文科学,然后达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社会的变化产生了异化,变成一个纯粹是谈时事、谈政治,然后用报纸简报来阅读、讨论,都去批评别人,很少说服自己、检讨自己,就让这个学科出现很多缺点。现在教育局已经决定了,用几个措施希望通识教育有所改变,我认为是好的,现在是时候重新去面对教育出现的问题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您认为董建华先生在任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教育改革,其实初衷都是好的,但后来在执行中走样了。那您认为这次香港的教育改革应该如何起步避免重蹈覆辙呢?

黄玉山:我觉得这一次改革不一定要像上次这么大范围这么多领域来做,要针对几个重点。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要提倡我们中小学基础教育、德育跟品德教育,我觉得这一点是要确保。因为我们要教学生怎么样去尊师重德,尊重自己的家长父母,尊重社会,对社会有承担。这方面广义的德育做得不够,现在我们年轻人只是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那么这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我们现在教育要再发展、再改革,要重视让德育回到一个基本。

第二点,师资的培养,要让我们的老师也懂得,怎么样去教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符合“一国两制”下的发展。我们香港社会从20年前教育改革的时候已经变了,我们从一个工业型的社会,变成一个知识型社会,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扁平。其实香港在20年前,我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觉得是香港回归和“一国两制”,我们香港重新回到国家的怀抱。但是20年前大家都不愿意去讲,或者不敢去讲,以为我们50年不变,还是一样。所以我们就丧失了一个机会,让年轻的学生了解到我们是中国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要为我们自己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国历史而感到骄傲。这一点过去都是没有重点提及,而且甚至有时候有个别人还歪曲说,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是香港人。所以这个问题要解决。

香港历史教材歪曲林则徐,图自:社交媒体

第三点,其实我们以前教育都非常不错的,优秀高等教育大学在世界上占比很大,我们往往排名在前面,这几年我们落后了。原因就是我们的科学教育做得不太好,比起内地的上海、还有新加坡都差。因为我们在教育改革的时候觉得大学生太辛苦了,所以减少了科目,科学也少了。所以现在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有科学的精神、有科学的方法,这样才是一个好的方向。更何况我们现在要发展创新科技,创新科技更加需要用科学方法做。

所以我觉得总结三点就是,把德育做好,把教师培训好,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去教导学生,让学生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加强科学教育。这三点是我们基础教育未来要改变的很重要的法则。

香港教师应肩负国情教育重任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我想香港年轻人的失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是教育工作者最要了解的,为什么他们成了迷途羔羊?您过去几十年一直工作于香港的多所大学,做教授,做校长。其实香港的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都相当领先,也有公平的考试制度,让即使在公共屋村长大的孩子照样也能通过自身努力而进入上升通道。尽管香港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但并不会因为家庭不富有而上不了学。狮子山下靠自身努力而成为栋梁之材的佳话也比比皆是。今天香港教育出现的缺失,到底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师人的问题呢?

黄玉山:我觉得你刚才提出这个事情,大学生在香港的教育基本上还是比较公平的,他家庭环境比较差的,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跟进大学,这个是不错的。而且香港政府这么多年来对投资教育真是不吝啬。每年8所公办大学差不多三四百亿的开销,整个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支出差不多1000多亿,所以这个是很大的投资,因此受教育的机会是蛮不错的。

但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对社会不满,甚至一小部分参与违法的行动,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这个原因是很多方面,一方面是老师,确实也有责任。因为过去香港从一个殖民地到回归中国,到祖国的怀抱里面,这中间我们没有很好地把国情教育教给学生。你生长在一个“一国两制”的土地上,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认同感没有好好培养起来,所以他就很失落,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人。所以这方面我们整个教育界都有责任,香港现在步入一个新的完善选举制度的新的时代,我们要好好来调整,教育当局也对老师应该有所要求。

其实教学生去认识自己的国家,认识自己的文化,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很简单,假如说有的人移民到新加坡或者移民到澳洲,也许到加拿大去当教师,你要不要教加拿大的小孩去爱他们的加拿大国呢?这是很神圣的任务。所以你在香港当一个老师,你就有责任要教我们自己的学生来爱自己的国家,来了解自己的国情,你没有做就不负责任的。这一点以前没有人说清楚,现在要说清楚要对他们有所要求。为什么有一部分年轻学生有那么多误解,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呢?是因为有的地方我们没有把他教育好。

还有外面的原因,因为香港是很复杂的社会,很多外国的势力来香港活动,各种影响也令我们的年轻人对问题的认识没那么清楚。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确有深层次的矛盾,我个人觉得除了贫富悬殊之外,还有房屋的问题。他很努力的工作一辈子,也看不到他有一个比较尊严的像样的生活,再过二三十年也一样。所以这一点使得他觉得沮丧、很失望。

所以我觉得痛定思痛,香港社会深层次的矛盾还是要处理。我们知道这个社会贫富悬殊是很难避免的,但是不是可以缓和一下呢?所以重要是解决居住的问题,解决居住问题还不是买房子问题,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买房子,但是大家可以租房子,可以租公屋。深层次矛盾,政府要去解决,那么年轻人他就不会有这么多怨气。所以要通过各界努力,希望在未来能够营造一个更好环境,使得我们年轻的学生可以更健康的成长。

培养年轻人的家国情怀 传媒和教育都需努力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看到年轻人迷失,很令人心痛,对整个社会的打击也很大。当然我们知道在香港,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媒体、教会等多方面。刚才您说了要解决年轻人住房问题,当然买房子并不是必然,环顾世界各地,也没有说一毕业工作几年就可以买房子的,但还是要让年轻人看到前景,觉得有奔头。虽说百年育人,但我们还是希望尽快能看到年轻人能够重上正轨,作为教育家您有什么建议?

黄玉山:我现在谈的问题其实说实在的,二十几年前就要做,但是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现在就把它做好,这个很重要。我们这次开人大会议,讲“爱国者治港”,那么讲得多了,大家也就慢慢逐步接受了。其实说实在的,国家、地区的管制机构,不是由爱这个国家来的人来治理,那由谁来治理呢?是不是很好笑?但是以前就不敢讲,那么现在讲了,慢慢理解。

所以从正本清源把理念做好,落实“一国两制”。然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了解自己国家,这种基本的理念要说清楚。经过大家的努力,传媒的努力,教育的努力,能够慢慢改变。特别在教育上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种有耐心的态度来改变。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校长您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对香港年轻人心思也会更加了解。我们说要培养年轻人的家国情怀这是必须的。但怎样的教育方式对香港的年轻人最有效呢?

黄玉山:我相信大家都很心急的,我觉得也是应该尽快,但是有时候人的思想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特别香港过去经历过这么大的变动,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耐心采取各种的方式,一步步改变。最近这一半年来,我觉得有很多的改变,整个社会包括对于政府的态度,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有不断的改变。

建设大湾区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的政策,这个政策对香港而言也是非常好的机会。香港太小,只有这么1000平方公里,活动半径太小,现在有这个机会把香港融入到整个大湾区,让活动范围增加了50倍。这个发展的机会,无论是个人、商业还是其他的行业都有很多加入的空间。至于怎么做,我觉得还是要努力地细化。现在讲很多融入国家的发展,要怎么融入呢?发展大湾区怎么发展呢?各个方面创造多一些条件,然后也需要多尝试,尝试后取得成果,那么大家就会去仿效去成功案例额。

很多行业,特别是跟民生有关的,特别是跟青年人将来的事业发展有关的,或者创业的途径也都很多。不过现在还是在开拓,还是希望政府出台多些好的政策,创造多些条件,使得年轻人可以放手去做。而且我认为将来大湾区发展也是双向的。因为现在的想法好像都是鼓励香港的青年人去大湾区,去内地。其实这应该是双向的,我们也鼓励一些内地的青年能来香港读书,读书之后在香港工作。不要给香港年轻人有误解说,我们拼命把他推到大湾区去了。我觉得不是说要推他们去,而是在那个地方创造更多的空间,他们有更大的活动舞台,更大的机会去发挥。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双创小镇

我们要讲清楚,要不然好有时候我跟年轻人聊天,他们就回应说,“哎呀!你们现在拼命推我们去大湾区”,不是这个意思。在大湾区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去发展。他们在香港发展当然还是很欢迎,而且也是很正确。而且他们也要拥抱从大湾区来的青年人在香港发展,这样两地的进步才是同步的。

香港的民主进展应该有香港的特色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您认为教育需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能太心急,这一点我也认同。或许要让年轻人明确自己是中国人,知道融入国家发展会有更广阔的天地,这一点很重要。您在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您在香港受教育,在海外留学后回到香港的教育界。我想问您是在殖民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为什么同样有家国情怀?而在回归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反而缺失呢?

黄玉山: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在香港是土生土长。那么我在70年代中期就去外国留学,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但是我们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对中国的近代史有浓厚兴趣,其实我们学校也没有教我,我自己看很多书,去了解到我们中国近百年来沧桑的历史,我们怎么样抵御外国侵略,我们怎么样去奋斗。中国在那时候是怎么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地。所以通过学习中国史,对国家历史很了解,很有感情。所以有时候和一些朋友谈话的时候,就有这种家国情怀。

那么后来在香港,生活变好了,虽然回归,但是我们没有很好把握机会,让年轻人能够去了解自己中国的历史文化,那么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根”没有了解,加上英语教育、外国势力,很多的因素,或者传媒的因素,有时候刻意丑化新中国,直到香港年轻人对新中国的印象非常不好。

香港已经经历过很大的变化,前一阵子推出了国安法,对整个社会的治安是有所帮助。那么现在继续完善选举的制度,希望能够使香港的选举、民主的进展能够更加均衡参与,更加实事求是。不纯粹是说只有一人一票的这种民主最理想、最好,其他都不是民主。

香港的民主的进展应该有香港的方式,或者香港的特色。未来这方面做得好一点之后,我们应该把力量放到有耐心地去教育启发我们这些年轻人,直到他的想法越来越接近我们这种预期。所以我觉得我也明白很心急,但是有动机,还是要一步一步做。

百闻不如一见,香港和内地学生应多相互了解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您认为关键的第一步要如何迈出呢?

黄玉山:广义上的德育,包括社会国家教育。因为你认识到要爱护国家,爱护你的民族。这个也是人格成长的一方面,所以这个也是一个核心价值。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不一定要说国情教育,其实也是一个广泛的、广义的一个品德教育。因为一个人不守法、不爱国,你就不是一个品德好的人。

第二点,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很重要,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深,怎么样让老师做的工作会更好?他们都有责任,是理所当然要去教导他们的学生,去了解自己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爱护自己的中国,他们是有责任的,不是说我喜欢就做,不喜欢就不应该是个老师,这一点要有所要求,我想教育当局也有要求。

第三,在课程其他方面,加强科学教育,不是功利主义那种,说我们要搞创新科技,而是让我们年轻学生学科学,培养一种科学态度。凡事问个为什么?不是人云亦云,不去跟风。由于我们的学生很喜欢跟风,这就没有了科学精神。那么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人,他一定是全面的、脑筋比较好,对不对?所以我觉得这几个方面都可以一起做。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很重要,那会为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我知道其实在中小学,也有内地老师来港交流计划,他们回去后也说香港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实两地互动交流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做得如何?应该怎样来加强吗?

黄玉山:两地的学生的交流,特别是香港的学生到内地去访问去交流,这个已经是有相当长的历史。所以我觉得过去做了不少,那么现在也会慢慢应该再增加多一点。百闻不如一见,去参观探讨之外,最好能够跟内地的学生多在一起生活、相互多些了解,希望他们也做好朋友。这方面的互动,我想对学生了解国家,增进对民族了解会很有好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好的,谢谢黄校长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教育体制和理念,以及为何在落实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差池,走了弯路?其实您的观点我是相当的认同,教育是百年育人的过程,要润物细无声,心不能够太急,一定要慢慢来。让年轻人更多地亲身去内地交流,了解国家,促进两地年轻人之间的友情,体会到融入国家发展,自己的前途会更加的广阔。谢谢您,黄校长。

水东芥菜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